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

惱人的腳跟痛

黃介宏

門診當中常見有許多病患因為腳跟痛而前來求診。主要常見問題為早晨剛下床走路時,腳才踏到地面幾步,腳跟就有強烈的刺痛感,特徵是在步行約半個小時後,疼痛會逐漸減少。但在走路一段時間後,疼痛又會加劇。如果用手指按壓跟骨頭前內側處,便會感到明顯的刺痛點。通常在站立,走動,運動後會使病情更為惡化。其實這就是所謂的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的治療方法通常為:可在早上起床後,與晚上睡覺前,先將腳泡於溫水當中約二十分鐘後分三個步驟自己做治療:
1將腳尖置於約兩個磚頭高度的物品上,將腳向上翹起約保持45 度,身體前傾。直到患腳略感到疼痛的程度為止,維持十秒,休息五秒,重複約十五次,早晚各作一次。目的在增加足底筋膜與跟腱的的柔軟度。 
2可坐在椅子上,雙腳自然下垂,腳底板平貼地面,腳底踩毛巾,練習用腳趾頭抓毛巾。
3坐在椅子上,腳底平貼地面,用手將腳趾往上扳持續約十秒鐘。休息五秒,再將腳板往上扳持續約十秒,可交替重 複十次即可。 

最重要的是當腳底疼痛時,應儘早就醫,在醫師評估後,還可配合藥物或其他治療。其實在日常生活當中應避免在高坡度或硬地上步行,或是用腳尖跑步,或在斜坡上步行。避免長時間的步行。平常不運動者開始作運動時應循序漸進避免突然增加太多運動量。穿的鞋子應舒適合宜。注意個人體重,避免體重突然上升。如果多多注意,可以避免惱人的腳跟痛。足底疼痛時,別諱疾忌醫,應儘早就醫,尋求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尾椎受傷 如何治療?

黃介宏


在門診中常看到許多病患就診時,寧願站著面對醫師,或以一邊臀部坐在椅子上的坐姿應診。病患往往因為不小心,從樓梯上跌坐下來,或是走路不小心跌倒,直接撞到尾椎骨而疼痛異常。這是一種坐臥難安的惱人疼痛,不清楚者,還會被人誤以為是得了痔瘡。
尾椎骨撞傷的治療其實很簡單。通常以保守治療為主,多休息、降低活動量,避免碰撞傷處;冰敷疼痛處,約四十八小時後改用溫水熱敷或溫水浴;避免直接壓迫或久坐的姿勢,可至醫療器材行購買類似輪胎內胎的橡皮圈來坐;睡覺時可改用側睡;坐時盡量使用軟椅,而寢具也以鬆軟為原則。
保守療法下,大部分的病患在三個月內,症狀會逐漸改善而得到緩解。受傷的初期,最好還是去看骨科門診,因為撞擊的力量可能造成其他地方的受傷,所以在排除是否有更高節次的脊椎受傷,或骨盆與股骨的損傷後,可以配合藥物的治療。
坐臥難安是件很痛苦的事,尤其是尾椎骨疼痛,應該儘早就醫,尋求醫師的專業建議。

2001-12-21/聯合報/34/健康】

媽媽!我的手肘痛

黃介宏
某日小欣(化名)玩玩具,玩得正起勁,媽媽要小欣不要再玩。然而玩具的魅力還是很大,媽媽用手拉住小欣的手,使勁想拉開她。媽媽沒注意到小欣的手肘正處於內翻的姿勢,用力一拉,只聽到「啪」一聲,小欣忽然大哭起來,媽媽嚇了一大跳,發現小欣的關節不能動了。
媽媽趕緊帶小欣去找骨科醫師,經診斷,原來因為媽媽的用力不當,小欣得了所謂的「保母手肘」,這是小孩子相當常見的問題。
保母手肘,常見於被保母照顧的小孩子身上,但不只有被保母照顧的小孩,凡是照顧小孩的成人(父母、祖父母、幼稚園老師、保母等等)一不注意,都可能會發生。而通常照顧者怕被指控虐待小孩,不敢詳述受傷的經過。
保母手肘常發生於六歲以下的小朋友,以二至三歲較為常見,最小的年紀有二個月,超過七歲就比較少發生,但是也曾經有十六歲的病例。
患者百分之六十五都是女生,百分之七十以上都發生在左側。復發機率約為百分之五至卅九。主要的受傷機轉是,孩子手肘處於伸直內翻的姿勢,忽然遭施以縱向拉力,導致橈骨脫臼。六歲以下孩子的肘部韌帶較鬆,再加上肌肉單薄,更容易引發。
預防重於治療,家有小朋友的父母或常照顧幼兒的成人,都應該注意幾項危險姿勢,特別在幫小朋友脫外套時,如果小朋友的手肘處在內翻的狀態下,有可能因此造成保母手肘。
小孩坐在地上,大人要將小朋友拉起時,或有些成人喜歡拉著孩子手臂原地飛轉繞圈圈,有時候是大人與小孩在散步時走上台階時,大人為了幫小孩,用手拉小孩的小手一把,這些都很容易造成孩子的保母手肘。 通常小孩子無法正確表達疼痛,為人父母要特別注意,因為疼痛可能很快就消失。而照顧者若不是父母本人,常常不敢告訴小孩子的父母,可能就延誤了就醫的黃金時機。為人父母者若發現孩子的一邊手忽然不太動,就要有警覺,及早找骨科醫師檢查,一般而言,保母手肘若超過一星期未復位,復位效果較差,必要時可能需手術處理。


2004-08-25/聯合報/E4/健康】




 

急性下背痛的對策


黃介宏

身體任何部位受傷時,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休息。不少人常會跑去整脊,其實在急性期,背部肌肉最需要的是適當的休息,如果施以不當的按摩與推拿,將會使疼痛更為劇烈。

如何使你的背部得到充分的休息?方法即是躺臥在比較硬的床上(如果個人的床鋪太柔軟時,可以在床上舖上毛毯或放一塊硬床板),尋找一種最舒適之姿勢。
常有的疑問是一天該躺多久?或該躺幾天?其實程度完全依照背部受傷的程度而有所不同。嚴重的疼痛時,有時每天需臥床廿四小時,除上廁所外幾乎所有時間需絕對臥床。而臥床休息的時間以二至三天為限,應儘早恢復日常生活作息。
在前二天可藉冰敷來消除背肌的腫脹與疼痛,冰敷一次以不超過十五分鐘為原則。二天後可用熱敷來接續解除疼痛,有時,可以浸泡溫水澡來做這樣的治療。熱療一次以廿分鐘為度。
背痛時,應至專科醫師處處就診,經評估沒有其餘異常時,在醫師指示下服用藥

惱人的雞眼

黃介宏
「雞眼」是一種因為慢性摩擦或長期壓力壓迫導致的表皮增厚,形成厚繭,可分為硬雞眼與軟雞眼。通常有一個核心,被多層厚皮組織圍繞,看起來像雞的眼睛。最常見於足部,足底骨頭凸出的部位若經常受到壓迫與摩擦,皮膚容易變厚角化而形成雞眼,尤其在第五趾外緣處易形成硬雞眼。在足趾縫間的骨頭凸出處太常相互摩擦,也會形成軟雞眼,好發在第四、五趾縫間,會有疼痛感,嚴重一點則會有灼熱感。 

 臨床上,民眾要自行判斷雞眼和疣的差別的確不容易,最好是到專門的診所檢查。雞眼容易與疣混淆。疣是屬於濾過性病毒感染,俗稱為「魚鱗刺」,會有自行感染愈長愈多的現象,好發在手指。長在腳底時,常受到身體重量的壓迫而疼痛。外觀而言,疣一般稍微會鼓起來,雞眼表面上看起來是平平的。
 如何避免雞眼的產生?不合腳的鞋子是產生雞眼最常見的原因,買鞋時,最好要穿起來走走看,腳趾要有足夠的活動空間。避免穿高跟鞋,如果是因為工作上的需要,建議你有空的時候,找機會讓足部有休息的機會,特別是穿著高跟鞋時,不要走太遠的路程,如果可以的話,儘量選擇平底鞋以及舒服的鞋子,才是根治雞眼的好方法。
 有雞眼該怎麼辦?首先必須區分雞眼與病毒疣的不同,如果是疣應儘早治療,避免擴散,如果無法自行區分,則應至有經驗的醫師處就診。
 有些人發現腳底有角化現象,就直接到藥房購買藥膏自行塗抹,最後該好的沒有好,反而擴散,等到就醫時,疣已經擴散至好幾顆以上了。切記勿自行使用尖銳器具將雞眼或厚繭去除,糖尿病患者尤其勿自行處理厚繭或雞眼,避免惡化。
 可以改穿舒適的鞋子,也可使用雞眼墊,以減輕患處的壓力與避免摩擦。用雞眼貼膏和水楊酸軟膏等,可促使雞眼軟化而後脫落。萬一雞眼發炎,形成潰瘍,或足部的骨頭過分畸形,無論穿什麼鞋子都不舒服時,便要去看骨科醫師。
 當足部和足趾嚴重變形,就可能要施行骨科矯型手術矯正。如果是魚鱗刺,則可請有經驗的醫師開刀切除處理,以免擴散。
(本文作者為台中大雅黃骨科外科診所院長)


2004-9-16 自由時報

扁平足 需要矯正嗎?

黃介宏
 

最近不少家長憂心忡忡的帶著小朋友到門診來詢問有關扁平足的問題,原因是許多學校正大規模篩檢小朋友的足部。許多家長在得到通知後,緊張的帶著小寶貝至門診求診。

扁平足,也就是俗稱的「鴨母蹄」,就是足部站立時,內側腳弓消失的意思。家長可以用目視方法看出來,另由足後看小朋友的腳,會有外翻之大角度。

幼童的扁平足甚為常見,據統計,四歲前的小孩子,有大約96%有扁平足,隨著年紀增長到10歲以後,罹患扁平足的比率就下降到4%以下。

幼兒的足弓主要由足底的韌帶張力所形成,因足弓仍未發育出來,加上肉多、脂肪多,扁平的足底常讓家長誤以為腳有問題。

扁平足的併發症通常是在青春期以後才逐漸顯現。由於體重和運動量的增加,使得足部的軟組織因沒有足弓的支撐,反覆地受到過量的負荷,因而產生慢性足部肌肉拉傷、足底筋膜炎、蹠痛、肌腱發炎(尤其是後脛肌的肌腱炎)等併發症。

由於足部是人體接觸地面的最重要支柱,足弓有避震的作用,扁平足的人不適合從事需要長時間走路,或是有跑、有跳等之工作。長時間活動後(如長時間行走、跑步後)足部疼痛會加劇;而在休息後,疼痛會稍微緩解。

在治療上,學齡前的扁平足通常不需太在意。而二至八歲的孩童,有建議可使用矯正鞋,誘導足弓發育,而八歲以上可使用功能性鞋墊,改善其異常的生物力學。

長久以來許多人嘗試以各式各樣的物理治療、肌肉訓練,或是穿足弓墊、矯正鞋……等,期望能恢復足弓,治好扁平足。可惜這些方法的療效仍有爭議。

家長平日應該注意的是幼兒的步態,看是否有「內八」或「外八」的表現,足弓是否有塌陷的狀況,如果有走了一段路就喊痛,或是走路容易跌倒,應請教有經驗的醫師,做進一步評估與治療。

2002-11-18/聯合報/36/健康】

預防運動傷害從熱身開始

黃介宏

運動應有正確的觀念,以避免不必要的運動傷害。其中最簡單的,就是熱身與伸展運動。熱身,簡單的說,就是使身體變暖和,因此也有人稱為暖身。猶如機器要操作前,最好能先熱機再開動,如此對於機器運作與壽命都有幫助。

有研究報告顯示,如果沒有先做熱身運動,將近百分之七十的人激烈的跑十至十五秒後,會發現不正常的心電圖變化。常有新聞報導,運動時突然的猝死,大都是因為沒有做好熱身運動。
而熱身的方式有許多種,可分為:
1被動性熱身:身體肌肉沒有實際收縮,藉由外在的器材來提供熱源,諸如熱毛巾、熱敷袋、烤箱、蒸氣室等。
2主動性熱身:乃經由全身肌肉的活動來提高體溫。
3特異性熱身:針對即將從事的運動所需的特別肌肉群,做特別的熱身。
只要身體開始出汗,熱身便大概足夠,有時也可用測量心跳次數,做為熱身運動是否足夠的標準(比安靜時心跳增加每分鐘六十至八十次)。
一般人在從事健身娛樂運動前,熱身運動進行的時間約五至八分鐘左右,可以軟身操、快走或原地慢跑進行。如果健身房內有蒸氣室,或溫水池也可先浸泡個五分鐘左右。

熱身完後,必須記得做伸展運動比較不會造成肌肉拉傷。這是因為肌肉的溫度升高後,肌肉細胞蛋白質的黏滯性會降低,收縮速度加快,收縮力會加強,而延展性也較好。伸展運動就是所謂的「拉筋」,主要作用在於拉長肌肉、肌腱和韌帶,以增加柔軟度。

可以溫和而緩慢的將身體伸展到某種姿勢,然後保持卅到六十秒。這樣的動作藉著姿勢的維持,可以逐漸使肌肉放鬆、讓肌肉拉長,獲得柔軟度。

全民運動是一件好事情,牢記做好暖身與伸展運動,可避免許多意想不到的傷害。

2002-01-09/聯合報/34/健康】

惱人的聲響 彈撥腿

黃介宏

小芬(化名)有一個困擾她多年的症狀,每當上廁所、上下樓梯、去廟裡跪下拜拜、跑步或上下公車時,右髖部常常會傳來一聲「喀」,雖然不痛,然而心裡常覺得沒有安全感。也常去接骨所給人推拿,有人說是習慣性脫臼,推拿了許多次,聲音依然存在。雖然是一個小小的聲音,卻是小芬恐懼的來源。在幫小芬作了身體檢查後,發覺原來小芬的症狀是彈撥腿。

彈撥腿又稱彈響股,在女性身上比較容易發生。尤其是骨盆較寬與股骨大轉子較明顯的女性,走在斜坡或是跑步時容易發生,聲音大都由於髂脛肌腱輕彈越過股骨大轉子所引起,雖然髖關節外表正常,但因常常會產生奇怪的響聲,引起患者很大的心理壓力。

造成彈撥腿的原因有三大類:
1關節內病變:原因很多,有髖骨骨折後遺症關節內碎片所引起、髖臼軟骨緣破裂損傷、骨軟骨瘤病與習慣性脫臼等。
2髂內側型病變:主要解剖學上髂腰肌滑過髂恥隆凸,在髖部屈曲、外展、或外旋時,在鼠蹊部有疼痛聲響。
3髂外側型病變:占此類病患的九十%以上,造成的原因是先天髖內翻,或外傷、打針、芭蕾舞者的慢性刺激等,但絕大部分還是原因不明。當髖部屈曲內收內旋時,大腿外側緊繃的筋膜帶,突然滑過股骨大粗隆,此時會產生一種聽得到、看得到、摸得到的聲響,大多數病患都不會疼痛,只有當上面的滑囊發炎時才會疼痛。

治療的首要原則,是消除病患的憂慮,並明確告知並非髖關節脫臼,通常不需治療,除非因疼痛或造成心理困擾,才需手術。如果會疼痛,則應先採取保守療法──休息,必要時再配合口服非類固醇消炎藥,及熱敷、電療、超音波、拉筋等復健方法。只有在保守治療無效,且已對病患造成心理與生理極大的壓力與困擾時,才需手術。手術方法很多,成功率也很高。

2002-04-28/聯合報/36/健康】

造成腳抽筋的主要原因

◎黃介宏

    抽筋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強直收縮現象,會造成肌肉僵硬疼痛。而腳抽筋卻是一般人最常有的經驗。
    有研究報告指出45歲以上的人每七人就有一人曾經有腳抽筋的經驗。而65歲以上老年人,有高達一半的人有過腳抽筋的不舒服經驗。尤其是女性比男性多。多數的腳抽筋發生於晚上,而患有周邊血管病變及關節炎患者,較易有腳抽筋現象。百分之七的青少年,在過去一年當中曾經有腳抽筋的現象,其中以16到18歲這個年齡層最容易發生。
    造成腳抽筋的主要原因有:
    (1)局部循環不良,周邊血管病變或腳部靜脈曲張。
    (2)環境溫度突然改變。
    (3)情緒過度緊張。
    (4)水分和鹽分流失過多,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
    (5)飲食中的礦物質(如鎂、鈣)含量不足。
    (6)某些慢性疾病、孕婦的抽筋發生率也會提高。
    (7)甲狀腺過低、尿毒症或其他身體疾病。
    (8)運動神經元疾病,脊髓神經根病變或周邊神經病變。
    (9)某些降血壓及降血脂等藥物也可能會引起腳抽筋。
    (10)不知名的原因。
    如何減少腳抽筋的機會:
    (1)注意鈣質的補充:青春期的階段,鈣質會相對較缺乏,較容易引起抽筋。
    (2)晚上睡覺時易抽筋者,在睡覺前在易抽筋的部位作伸展運動。
    (3)睡覺時注意兩小腿的保暖。可以穿上多些衣服使手腳有暖意。
    (4)足板過度下垂(往足底方向垂)有可能會誘發小腿的抽筋。睡覺時避免讓足板過度下垂。
    (5)文獻上有報告指出維他命E可減少發作次數,但目前尚未有定論。
    小腿正抽筋時,可把痙攣的小腿肌肉拉直、揉搓,並且把往下抽筋的腳板往上扳。並在抽筋過後注意小腿肌肉的保暖。民俗療法中建議以指頭用力壓人中穴位的方法,亦可嘗試。腳抽筋痛起來雖然非常痛,痛得人半夜醒來,唯一可以慶幸的是不會有生命危險。
    (作者黃介宏為骨科專科醫師)
  2001.11.08  中國時報